查看原文
其他

史上规模最大,少儿图书交易会商机何在?

2017-05-08 孙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7年5月3日~6日,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在湖南长沙举办,包括34家专业少儿出版社编发团队以及经销商在内的800多人参会,堪称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信息化对接如此便捷的当下,这样一个平台竟吸引了如此大量人员参会?与此同时,有着“专业少儿社”头衔的这支出版力量在关注什么?困惑什么?未来的市场机会又在哪里?



1

参会人数创新高

据记者了解,少儿图书交易会历来的规模大概在600人左右,此次少儿图书交易会达到历史新高——800多人参会。除传统书店为主体的经销商,出版社的发行和编辑队伍空前强大,仅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一家就派去编发团队近50人,其他不少出版社,诸如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等也都在10人以上。交易会现场不仅呈现图书产品,更首次植入了名为“基于文化和现实土壤上的文学自信——中国儿童文学原创论坛”,吸引了包括蒋风、吴其南、孙建江、汤素兰、张品成、彭学军、谢倩霓、汪玥含、萧袤等在内的全国各地20多位老中青儿童文学作家畅谈交流;“中国童书‘走出去’高峰论坛”的4位实力演讲嘉宾: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汪忠、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唐兵、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克文的演讲更是道出了中国童书“走出去”的核心难点和有效路径(详见本报官微)。这些新会议元素的注入成为出版社大量派驻人员的理由之一。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新面孔,诸如幼教机构、信息技术公司、儿童剧编创团队等在现场异常活跃。这些面孔在几年前的少儿图书交易会几乎看不见。几天内,安少社市场部主任詹伟伟就接待了好几拨这样的人群,“这些新面孔并不完全来自湖南周边,全国各地都有,很明显是专程而来。少儿社有好的内容产品,与业外的跨界合作近年越来越多,出版社本身也有不断拓宽内容本身的延展性的需求。”詹伟伟对此解释说。


此外,伴随社店日常交流的流程规范化以及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书店参会人员与出版社的沟通早已不局限于产品层面,深层次的合作谈判以及营销方案的碰撞成为交易会沟通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少儿图书交易会已经在市场驱使下,悄然置换了其订货功能,向商务谈判、前沿话题聚焦等更为丰富多元的功能转换。


 

2

网销新构架显现  少儿出版格局未稳

会上的相关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儿综合零售市场码洋增长明显,其中实体店码洋增幅达到7.21%,相较2016年的1.52%有小幅提升,而网店码洋增幅更创新高。这和近年出版社除了与童书销售电商始发地当当网保持合作外,加强构建京东和天猫分销网络有极大关系。京东图书文娱业务部总经理杨海峰曾发布《2016年图书音像市场年度报告》,其中有数据显示,京东图书音像2016年同比增长60%。有出版社发行部负责人表示,2016年,该社在当当网的销售码洋几乎腰斩,并未完成年初的预设目标,但在京东和天猫店的增速明显。


当然,这并不代表出版机构就找到了安全地段。实际上,不少出版社与当当网解除“超战”合作后,迅速在京东、天猫等平台开始布局,但由于没有“超战”等相关责权利的捆绑,在各种打折减免活动中,竞争更加残酷和白热化。此外,继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几年前开始探索全网战略,并且构架属于自己的天猫销售渠道、全面巩固销售矩阵后,不少出版社也开始跟进。天猫店的相关数据显示,后起的包括安少社在内的专业少儿社在今年第一季度已大有赶超之势。与此同时,以浙江新华、四川文轩等实体书店为背景的网络销售平台近年的崛起,早已打破行业内网络销售通路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现在摆在不少专业少儿社面前的问题是,尽快建立线上线下全面盘活的渠道,为前端的产品铺陈更为顺利通达终端的道路。


对此,明天社总编辑李文波向记者透露该社目前的策略是,保持大电商平台适度规模,寻找销售增长和毛利增长的平衡点,此外还在积极拓展新媒体渠道的合作模式,寻找新的销售增长点。对博库网等新华系电商平台,进行深度融合性营销合作,以重点产品和重点项目为抓手,配合线下区域性读书活动,提升单品销量。


此外,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童书综合零售市场中码洋占有率大于5%的出版机构仅有一家,2%~5%的有9家,1%~2%的出版机构有15家,其余参与童书市场竞争的526家出版单位在综合零售市场的码洋占有率不足1%。这意味着,童书市场低集中度的性质并未改变,排在市场前列的25家出版社贡献了将近31.78%的市场份额,其他出版机构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整体少儿出版的格局还未稳定。


从会上具体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市场的变数依旧很大。安少社围绕“品牌出版,出版品牌”核心理念和主业全面发展这一战略布局,几年来在卡通动漫、儿童文学、低幼启蒙等细分板块积累了众多有竞争力的产品线,成为近年专业少儿社中的黑马。该社即将上市的“幻影游船”系列有望成为今年的爆款童书。川少社、湘少社、未来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后发势头格外强劲。2016年全年,湘少社销售总码洋超10亿元,一般图书规模近3亿元,增长约10%。其中低幼图书板块全年造货码洋约1.2亿,发货码洋破亿。会上,该社展示重点产品《大英儿童漫画百科》、“科学大探索”书系、汤素兰最新自传性质的儿童小说《阿莲》都相当有市场竞争力。川少社2016年在全国总体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85位,同比攀升66位,在少儿类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17位,同比攀升14位。川少社的“米小圈上学记”系列作品2016年销售突飞猛进,成为年度畅销书,全套图书共销售500万册。而在此次交易会期间,社长常青更是在微信里晒出了最新的《米小圈上学记》四年级版。


从此次会上展示的34家专业少儿社的产品类别看,原创图书题材更为丰富,有不少亮点,如二十一世纪社《丝绸之路寻宝记1·千年丝路》、福少社的《城南旧事全传》、海豚出版社的《小蝌蚪乌卡买飞机》、浙少社的“爱的教育·亲爱的笨笨猪系列”、中少总社的《〈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小青春》,但高品质产品整体依然稀缺。此外,一些紧抓社会热点,关注儿童生存现状的作品,诸如长江少儿社的《“生命的光亮”儿童生命教育小说·外婆》、海燕出版社关注留守儿童的《花儿与歌声》、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允许我流三滴泪(注音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反校园欺凌手册·学生读本》也成为此次大家关注的焦点。


 

3

未来机会在哪里?

事实上,不管是排在市场前列的专业少儿社还是由于历史原因近年开始发力的专业少儿社,都存在着同样的经营焦虑。此次会上的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1~3月,少儿综合零售新书市场动销品种数6570种,较去年同期减少1000余种。在各类童书排行榜上也不难发现,“旧书”依旧是市场保证,诸如曹文轩、沈石溪、杨红樱、伍美珍等名家资源的挖掘已缺乏新意。与此同时,童书市场的新品贡献率并不高。背后的原因有多重:一方面,是出版社为避免前些年出现的大量图书库存积压现象,力求精品打造重点品。另一方面,普遍的童书编发团队在生存压力下,大多被码洋任务和销售任务所逼迫,在新品的酝酿和打造上显得急躁和缺乏耐心,选择名家资源不仅仅能彰显实力同时也是省力之举。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原创童书出版,但如果没有对“到底给现代儿童传达怎样的教育理念和应有产品”进行彻底性思考,所有的经营后果都会相当严峻——许多出版社的经营套路依然承袭传统的编印发流程,不接触终端实际需求的跟风重复出版以及哄抢所谓的“优质资源”。不管多么强大的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出版社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市场爆点,才能不被之前创下的“高位业绩”所填埋。


那么,未来以专业少儿社为代表的童书出版力量将如何破局?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表示,童书向教育靠拢或许可以看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下一个市场角逐点不是大众市场而是跟教育发生关系的产品体系。他在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提及,少儿出版能不能形成面向终端服务的能力,关键是有没有真正走到读者群中并提供有效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保证内容优质的前提下,将童书内容进一步从纸质载体中游离出来,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或许是未来专业少儿社在探索对接终端市场的另一个新的空间。如将产品与学前教育系统以及义务教育系统等各个方面需求进行对接,进而产生更为丰富的定制服务。从此次交易会参与人员的空前多样性也可以窥见这一趋势。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